首页 > 信息详情
比尾巴
花桥中心小学校 韩李
【一级课题】小学“慧学”课堂构建的行动研究
【二级课题】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三级课题】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的有效策略
【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第一册《比尾巴》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擅长直观,形象思维,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词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看图理解.听音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这篇课文是一年级孩子进入小学所接触到的第十篇课文。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和一个识字单元,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已经得到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朗读技能经过七篇课文的学习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应继续巩固这些训练成果,如有可能适当拔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联系插图和生活实际,认识本课11个我会的生字和我会写的四个生字,并认识两个新偏旁“八”和“扌”。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和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认识11个认读生字和4个会写生字,并认识两个偏旁“八”和“扌”。
2.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读好文中的问句。
【教学理念】
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和以读代讲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听、比、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h1]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和富有创造活力的。在一年级教材主张学生在玩中学、主动学指导下,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好玩好动的特点,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法:
1、情境创设法;
2、直观探究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一)情境创设法
(1)谈话导入:今天有六只小动物要来我们班做客,给我们表演比尾巴的节目,你们想不想让他们来呀?在学生猜谜语的形式出示小动物,猜完后小朋友跟小动物打招呼如:“小松鼠,你好!”“小鸭子,你好!” …… 这些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始终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学习中去。
(2)模仿动物表演: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较差,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朗读课文时可采用问答式读,也可让孩子边模仿小动物,边读课文。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很快把课文内容背下来,并加深了动物尾巴特点印象。
(二)直观探究法
1、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本学段教学重点。学生已有看拼音识字能力,教学中着重指导翘舌读音和轻声读音,进一步明确生难字的认读。学生可根据老师示范指导学习读写生字和写字笔画顺序。
2、新课标指出,朗读,背诵儿歌教学是本学段教学重点。动画图片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从感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轻松了解动物尾巴特点。
(三)自主合作探究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新课标提出并倡导的,通过多种自主学习形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学生可用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多种形式加以认读巩固字音。也可以用“我指你认”“你读我记”,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教学活动。
㈠、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而且,这篇课文是以比赛的形式,我就紧紧抓住这个特点,营造活跃的比赛氛围,让学生很感兴趣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尾巴图片)
大家看,顽皮的动物朋友们来了,不过只有尾巴哦,你们能猜出它们是谁吗?请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
把动物王国搬进教室,这样的教学情境极大的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㈡、比赛激趣 巩固生字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必须不断地在教学中显现,让学生加强记忆。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用了什么好方法? ”的问句开头,让学生充分利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并结合开火车比赛等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巩固识字。在这个环节中,我还重点引导学生记了“鼠”这个字,运用了象形字的记字方法,学生学的饶有兴趣。
设计意图:集中孩子们注意力,有兴趣的学习比、尾、巴三个生字,轻松记住课题,猜谜语使学生始终情趣盎然,有声有色投入课堂学习中,并对六中小动物名称加深了印象。
㈢、读中探究 突破难点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的设置从一年级学生爱探索、喜欢尝试的特点出发,通过动画、声音等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评价比较中发展思维,主动探求问句的读法。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课文,引导发现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学习上主张“发现学习”,他认为: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经验和发现的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在1—2节的学习时,我引导学生采用读一读、看一看、圈一圈的学习方法发现新知,引出疑问词“谁”和“?”,也为放手让学生自学第3—4节作好准备。
第二步:读中感悟,探求新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它认为儿童应该“通过与现实世界、材料以及其它儿童的相互作用来建构、修正和整合自己的观点。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的:
1 . 用旧知联系新知:迁移规律是教育心理学揭示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因此,在学生已经认识句号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自己先发现问号的形状;
2. 在课件示范读课文1---2节之前, 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课件是怎么读带有“?” 的句子的,② 1、2节的读法存在哪些不同。并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
3. 我重点指导问号读法:像小耳朵似的符号叫问号,它提醒我们读这样的句子时声音向上扬,就像读第二声一样。并让学生试着同桌提问, 将问号读法的学习放在具体的情境中 ,分散了问号朗读的难点;
4. 接着,我示范读1—2节,让学生再次感悟;然后,请愿意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并鼓励其它同学参与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为什么?”使学生在评价比较中掌握问句的读法。
设计意图:出示问号图片,从感官上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由朗读课文,可以给自我思考空间,对于读不通顺的句子,词语可反复读。
第三步: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新课标倡导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让学生运用1---2节的学习方法,自己学3---4节,并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读的问句读给大家听,避免了教师重复讲授相似内容,体现了扶中学的学习方法。
第四步:趣味对读,感悟理解
新课标对一年级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而丰富的表象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随着课件展示出动物图片,我设计让学生看图对读课文、分角色读、自由找伙伴读、一边读一边拍手等形式,在互读互问互学中受到启发,增强语感,感受文中的语言韵律美。一边读一边想象,在“看”和“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进一步强化了识字与朗读能力,从而体验阅读的乐趣,感受小动物的活泼可爱,关爱它们、保护它们的情感油然而生。
设计意图:极富儿童情趣,让学生乐于读文。让孩子轻松愉悦心情下加深对各种动物尾巴特点印象。
㈣、拓宽领域 开阔视野
这课书,如果仅停留在让学生认识这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上,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因此,我准备借本课向学生展现出一个广阔无垠的学习时空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为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提供崭新的天地。为此,我设计了第五个环节:
(五)拓宽领域 开阔视野
师:小朋友,这六种小动物比完尾巴以后,大森林里的许多动物,它们也想比尾巴(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动物)我们同桌两个小朋友帮帮它们,一个问“谁的尾巴怎么样?”一个答;聪明的小朋友可以连着问几个问题,另一个小朋友连着答几个。行吗?这里我提供课件,让同桌合作仿照课文的语言形式介绍动物的尾巴,如果他们会说“谁的尾巴长?”“老鼠的尾巴长。”那我就及时表扬他们用“长”把老鼠尾巴的样子介绍出来,引导他们介绍时可以用上课文中介绍尾巴样子的词“短”“扁”“弯”等,还可以发挥想像用上“好像”这个词。这样,合作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并在合作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㈥、观察分析 指导书写
师:小动物比尾巴大赛结束了,他们给我们班的小朋友送来了礼物,瞧——出示卡片:“云、公、车。”
1、请用亮眼睛找一找三个生字宝宝有没有相同的笔画?认识“撇折”,撇折都一样吗?云和公的撇折有点斜,车的撇折平平的。
2、书空“撇折”
3、指导书写云。
4、学生书写,展示写得好的,给予表扬。
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纵观写字教学过程就是—“观察—分析—书写—激励”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必定能得到发展,写字兴趣也会更高。
【板书设计】
比尾巴
长 短 一把伞 弯 扁 最好看
【授后反思】
[h4] 在低年级,只要老师紧紧地抓住一个“趣”字,无论什么课,在指导孩子朗读上,只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他们,朗读的效果就会更好。
一、以生为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站在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平等对话。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学们共同思考、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师生的和谐互动,充分体现了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这正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的人文基础。
二、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满足学生个性心理的需求,构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力的源泉”。只有满足了儿童的情感需求,才能让儿童真正成为主人,投入学习。在本课中,我在开课之时,便精心营造了“小动物比尾巴”的情境,并鼓动学生当评委,面对栩栩如生的图片,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而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对读”,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一对一地朗读。“读我所爱读,快乐无比”;最后我进一步激发学生情趣,“咱们也来当一回作家,续写课文,学着课文的样子,自己写儿歌”,学生兴致盎然,并迅速在小组内讨论起来。在宽松的气氛中,学生交流、合作、互助、成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体验着读的愉悦、交往的愉悦、探索的愉悦、成功的愉悦,语文,真正走进了学生心灵,学生丰富的个性在课堂上展现无遗。
三、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颗童心,让所有的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程改革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我们的课堂应该像春天一样,让所有的孩子像百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在本课中,我所引领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是基于全体学生,教师不是导演,胜似导演,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着童趣,充满着人文关怀;学生不是演员,胜似演员,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了每一个教学环节。
围绕研究的子课题阐述设计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
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与课题研究写明设计意图,至少有2处体现课题研究内容。
板书设计可图文结合。
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写授后反思,课题实施情况、上课得失、改进设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