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首页 > 信息详情

“善文化”理念的提出
[发布时间2018年3月25日]

善文化”理念的提出

1. 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有关教育的探讨论述颇多,意见纷呈。然而无论何种意见,都无法否认教育的第一要义是培植与养护人的“善”性,使人性中“善”的一面得到充分的彰显与发扬。偏离了对“善”性的培养,教育便失去了基础与意义。这点在《说文》对“育”字的解释中有清晰的体现:“育,养子使作善也。”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论述“善的理念”时讲道:“善”是“知识和真理的原因”,也就是说知识与真理的价值只有通过善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教育的第一本质即是对“善”性的挖掘和培植。恰如著名德育教授朱小蔓说:“柏拉图一直强调‘善的理念’……追求善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善文化”首先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探索和理解。

2. 对传统文化的吸收

对人的善性的肯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孔子讲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的天性中都含有善的部分,只是由于后天学习和环境的影响,才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但他始终认为人具有“善”的主体,“善性”始终根植于人性之中。孟子则进一步肯定了人的善性,提出“人性本善”的概念,并将“善”作为“仁、义、礼、智”的发端。由这一观点出发,《大学》将个人成长的次序概括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个人实现社会价值的的基础。而所谓修身则是培植善性、学习善知的过程。这与“善文化”的理念不谋而合。“善文化”将培植“善意”作为起始,是“正心、诚意”的反映; 而将培育“善品”作为基础,则是对个体“修身”的要求;培养“善言”、“善行”则是对个体外在素养的教育,是个体在“家、国、天下”中呈现价值的根本。

3. 对绿色教育理念的借鉴

“善文化”将“善性”视作人性固有的品质,教育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掘、护持其本有善性的过程。“善文化”必须是尊重人性发展规律的教育。这恰是源于对“绿色教育”理念的吸收。绿色教育认为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生命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教育应当遵循生命主体的发展规律。而“善文化”的基础即在于对孩子与生俱来的“善性”的开发,并依照其生命成长过程采取相应的培育方式。同时,“善文化”提倡教师以身作则,用“善”的语言与“善”的行为实施善的教育。在课堂中教师以赏识性的方式教学,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在德育中教师以善行影响学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环境感染人、教育人。这恰恰是对绿色教育所倡导的绿色教育、生本教育、环境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此外,“善文化”注重在教育中为学生奠定人格之基、智识之基、性情之基,为其生命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而在教育方法上则强调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上两点与绿色教育所倡导的可持续教育模式,可谓异曲同工。可以说,绿色教育理念为“善文化”的提出提供了大量的理论资源。

4. 对当地先贤思想的发扬

昆山自古以来便是人文荟萃之地。以顾炎武、朱用纯、归有光为代表的地方先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顾炎武等人无不以“道人之善”作为为学的重要使命。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乐道人之善也。”其中“明道”即是对生命之道、社会之道、天地之道的求索,是对自我内外价值的追寻。而“道人之善”中的“道”实为“导”的通家字,意为“引导人们行善之事”。所以,顾炎武认为文章、教育的意义应在于启发人对生命天道的追寻,引导人们发挥善性、施行善道。而朱用纯在《朱子家训》中的谆谆教诲,无非是对于实施“善行”所做的具体要求。因此,“善文化”继承和发扬了当地先贤的育人理念。

5.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响应

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善文化”中所提倡的“善品”是对个人修身的要求,“诚信”是道德品行中最基本的构成;而“友善”显然属于“善行”的范畴。另外,“善文化”提倡对群体的责任,对学习、工作的笃敬态度,这与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爱国、敬业可谓殊途同归。因此,“善文化”可以说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教育层面进行贯彻和落实的有力尝试。

由此可见,“善文化”理念是在探索教育本质、承继先哲精神、借鉴当今理论成果、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凝聚全校教师教育思考而又具有自我个性、时代特点和理论基础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体系。